专项规划第三章 交通建设需求预测-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

专项规划第三章 交通建设需求预测-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4-12-24 字体大小:

 

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,其发展直接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。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、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、城镇布局和生产力结构的调整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,交通运输需求将保持续增长的势头。

一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

    目前,湘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总量仍然偏小,综合竞争实力不强,经济结构仍不完善,产业基础仍较薄弱,要素制约还比较突出;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,高投入低产出、高污染低循环的发展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,与绿色发展的要求不适应,资源和环境问题仍然严峻,节能减排和发展转型的压力仍然较大;公共服务相对短缺,社会事业发展滞后,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、社保、医疗、教育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;“三农”问题依然突出,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,农业产业程度不高,农民稳定增收的基础仍不牢固;经济外向度亟待提高,招商引资总量小、层次低;金融环境依然趋紧,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突出;经济发展环境需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。同时,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。着力突破以上问题,是湘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。

未来5年,湘西州在优化结构、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,经济增长将迈上新台阶,力争“十二五”期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%以上,到2015年总量突破600亿元(现价);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。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%以上,到2015年突破55亿元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%以上,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%以上,到2015年达到240亿元以上。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。

二、交通发展需求分析预测

当前,湘西州是由公路、铁路、水路等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。其中公路是交通运输网的主体,其地位在得到不断加强。水路作为重要的补充,对库区腹地的运输、对旅游业的促进都具有重要意义,其发展空间很大。湘西州交通运输业已进入集约式发展阶段,需要坚持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,坚持将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贯穿于交通发展全过程,全面推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以绿色、低碳交通为特征的可持续交通发展模式。

“十二五”期间,湘西州高速公路、铁路进入加密联网的关键时期,国省干线公路亟待扩大覆盖服务范围,农村公路连接成网和提升等级需求迫切。同时,需要提高客运服务效率与水平,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,大力发展智能交通运输体系。内河航道运输设施需要完善,公路水路之间、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衔接亟待加强。

湘西州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阶段性发展特征,通过参考湖南省公路建设各阶段规划目标,其交通需求分析如下:

    ()公路需求分析

公路运输灵活、便捷,并因地形、地貌的制约,可控制建设规模和等级,是山区最适宜的交通设施之一。在现阶段,湘西州公路运输处于主导地位,而未来的需求也很迫切。

    受地理位置的特点以及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发展格局的形成,湘西州道路的布局基本以吉首为中心。现具有全局意义的横向、纵向干线均只有一条,即g209国道(龙山华塘坝至凤凰石羊哨)g319国道(泸溪岩石河至花垣边城)。区域内其它干线公路规模不大,道路等级不高,且分布不均,没有形成有效的路网结构。

根据湘西州经济、社会现状和发展态势,其公路布局应增加纵向、横向走廊带方案、规划对外大通道、加密区域内干线路网、理顺边界出口道路、提高道路等级、扩大乡村上等级公路规模、根据资源优势和经济特点规划产业路、旅游路,同时应做好路网优化升级及断头路连接,并配套搞好相应的站场建设。

    ()水路需求分析

湘西州水路主要集中在中部自东向西一带,由于受河沙开采、水利设施建设、地形、地貌及季节性水位的制约等客观因素影响,导致水运发展缓慢,不能满足现代交通格局的要求。湘西州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在“十一五”期间实施了一些重要项目建设,但覆盖范围小,沅水、酉水沿岸一些重要的港口没有得到更新改造,重要的旅游风景区、移民区通航条件差,严重影响了州域水上交通运输,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库区人民脱贫致富。

航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,在湘西州初步形成的铁路、公路和水路三位一体运输格局中,水路交通发展相对滞后。

湘西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,要解决矿产品和农林产品外运难的问题和以发展酉水、沱江客运旅游为重点,修建凤凰、里耶、王村等旅游景区码头,是湘西州完善水运交通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。因此提升航道等级,大幅增加通行里程,加快港口码头建设,着力提升航道通畅能力和港口靠泊吞吐能力,实现水路交通通江达海的愿望是湘西州“十二五”水路建设的重点。

相关文档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
分享到:
网站地图